党委宣传部

机关第十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3-27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进一步激发党员爱国情怀,3月24日,机关第十党支部与机关第二、第三、第五党支部联合开展“探侨乡古迹铭初心 看今日福清焕新颜”主题党日活动。

聆听华侨故事,传承爱国情怀

前往福清路上,党员们一起聆听组织统战部部长林丰平讲述以林绍良、林文境为代表的的福清华侨漂洋过海、艰苦创业,功成名就后,不忘祖国、不忘家乡,回到福清造福桑梓,帮助家乡人民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积极支持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城市建设注入勃勃生机的故事,感受华侨们的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志,传承他们的爱国情怀。

探寻历史古迹,领略今朝新颜

地处福清城关南门的利桥特色历史文化街,串联起了宋井、黄阁重纶坊、龙首桥、瑞云塔等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众多明清、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与侨厝,保护和传承了城市记忆和历史文脉的同时,也助推了福清焕发新活力,成为福清的城市名片。党员们漫步街道,感受福清的华侨文化与海丝商贸文化,仿佛看到了利桥街区在新旧时期交替中的历史脚步。

 

   向高街的豆区园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明代宰辅叶向高的花园兼书院,园内有古树、亭阁、假山、鱼池、拱桥等,是福清传统民居式建筑,承载着老福清的记忆和时代发展的历史印记。党员们通过游览豆区园,深入了解、学习了叶向高“唯恬淡可以立身”“唯忠信不欺可以事君处事”的家训,一生廉洁自律,奉公执政的故事,感受以民为本、胸怀天下的向高文化。

 

位于海口镇牛宅村的瑞岩山,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曾驻军于此,留下了许多抗倭的历史印记。在这里,党员们看到了与戚继光驻军有关的戚井、醉石、点将台等遗迹,戚继光以“孟诸子”署名题写于岩壁之上的摩崖石刻,以及重修后的戚继光撰写的《瑞岩开山记略》《瑞岩山宜睡洞》等碑刻,感受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家国情怀。漫步海口镇的龙江古桥,但见桥面条石长短不一、参差不齐,桥下石墩两头尖尖如船头形状,古桥历900年风雨侵蚀,海浪冲击,依然坚实如初,显示出的是先人能工巧匠的超群智慧,是海口当地先民群策群力和智慧的象征。

 

通过参观学习、讨论,提升了党员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一步坚定了理念信念,精神上得到了洗礼。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内涵深刻,学习体会颇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而努力奋斗,为推动学校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