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教, 停课不停学
——走进药学系“云课堂”
网络信号两端、电脑屏幕内外,连接着师生的呼吸。
有焦虑、有新鲜、有收获……
有期待、有紧张、有热情……
老师们摇身一变成了“网红主播”……
课堂上的积极发言替代了屏幕上齐刷“666” ……
药学系师生就是这样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共赴“云端之约”。
为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到延迟开学期间师生“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精神,结合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安排,菠菜担保网药学系统筹协调,成立了由系主任担任组长的在线课程工作管理小组,组员包括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管理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第一时间制定线上教学具体实施方案、线上课程管理办法。通过查阅、审核教师备课材料,观摩教师直播课堂等方式,加强教学质量的督导、检查,并积极收集意见建议,推动线上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升。
药学系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居家坚守教学岗位,发挥各自的教学特长,按时按质开展线上教学,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自2月17日正式“开学”以来,全系有25位教师合计开设了13门专业课,完成了624学时的授课任务,师生反映良好。
非常时期,线上教学的出现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困境的良好契机,改变的不仅是上课的方式,更是整个教学理念与模式。从最初的紧张迷茫,到今天的从容应对,是很多老师在录制视频、音频过程中,一次次否定,一次次更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结果。
(一) 提前部署,做好准备
各教研室主任接到通知,立即着手布置工作,对开课准备,交流开课经验,学习钉钉、腾讯课堂、学习通、微知库等教学平台的使用进行专题讨论研究。








(二) 有序开展在线课程
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理突出、喜欢使用教学平台和软件等新式的学习方式。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课程资源素材以课件、图片、视频、动画、游戏等形式呈现,使课程讲授更形象直观,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学习乐趣。
1、课前充分准备
开课前,老师们充分利用电脑、笔记本和手机等工具,下载学习通、钉钉、腾讯课堂等教学平台,熟悉各平台操作,从中挑选最适合自己、信号稳定的直播平台传达通知消息,上传参考资料和布置预习作业。
有些老师通过细化课件的办法应对电子版教材的缺乏,有些老师充分挖掘和整理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精挑细选教学视频,有些老师更是克服没有专业设备、没有专业人士辅导的困境,花费大量的时间自制微课,大家都在积极准备,力求以最佳状态迎接全新的教学模式。




2、课堂井然有序
为应对网络问题,大多数老师提前发布签到。课上,针对在线教学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跟着老师同步思考,大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互动环节,测验,并发布主题讨论,在确保课堂严肃性的同时提升趣味性,老师们的课堂各具特色。
















3、 课后辅导督促
增加作业布置和课后讨论,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并在下次课前及时讲评;及时在学习通或QQ上留言回答同学们的单独提问,进行个性化辅导。这些工作增大了老师们的工作量,但确保了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三) 同步推进实习管理
药学系坚持线上教学工作与实习生管理“两手抓、两不误”,系党总支专门就加强疫情防控召开专题视频会议,研究部署如何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要求未经学校同意,所有实习生不得提前返校、返岗、跨区域流动和参加聚集性活动。
同时为保证毕业生如期顺利毕业,要求"停岗不停习"的精神,要求系各专业指导老师联系企业,如提供专业仿真实践软件等、企业安排的工作任务、进行实践能力辅导等,供实习生居家学习,从第4周开始要求每周提交一篇实习日志(周记)给专业指导老师,其内容包括在家学习或疫情防控期间的心得体会。


为了学生健康成长,要求学生每日上报健康情况、每周写一份疫情心得体会。
新冠肺炎疫情,无法阻挡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和同学们求学问道的决心。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高质量地推动在线教学也是一次大考,药学系全体教师 一定会通过不懈地努力,交出一份让大家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