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室、教学教辅部门: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闽政〔2010〕12号 )文件和有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更好地开展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全院范围内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大力度推动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现提出2010年毕业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深刻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层层落实毕业生就业目标责任制
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促进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关系我院毕业生未来发展的重大工程,是学院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系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做好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做好应对比2009年更加复杂局面的准备,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系部工作的重要位置。
我院将进一步完善“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体,对就业工作实行责任分解和任务考核,各系、各部门要做好就业推荐工作,层层落实就业率与专业招生计划挂钩,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挂钩的系(部)建设目标责任制,各系部要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更加扎实的工作,确保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使更多的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把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根据《菠菜导航担保网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服务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各系要加强宣传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等活动,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创新思路,挖掘资源,积极开拓基层就业市场,各系要结合专业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校企合作,主动联系基层、农村和社区的有关单位,探索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形成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到福建省欠发达地区就业的奖励措施,鼓励和支持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凡到福建省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就业、参加“三支一扶”和到部队建功立业的我院毕业生,除可享受国家和福建省文件所规定的优惠政策外,学院给予配套奖励;扶持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各系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广泛宣传到基层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励广大学生凭借专业优势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三、建立双困生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努力帮扶双困生实现就业
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学院建立对“双困” 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全面落实《菠菜导航担保网关于做好“双困”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各系要做好我院”双困”毕业生摸底统计工作,深入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援助,实施重点推荐、优先安置,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拓宽就业渠道,广泛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对“双困”毕业生通过专项推荐等方式对其进行就业扶助。学院认真排查有关情况,汇总“双困”毕业生帮扶名单,妥善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发放求职补贴;完善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登记制度,为未就业”双困”毕业生办理登记手续,提供就业推荐、就业指导等后续服务,积极为未就业”双困”毕业生提供供需见面机会,优先安排他们参加就业见习。
四、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学院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强化创业意识,认真贯彻实施《菠菜导航担保网进一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积极组织毕业班辅导员参加各上级部门举办的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学习,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加强创业指导团队建设指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校报、广播、宣传栏、网站、QQ群等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各有关部门针对大学生创业提出的系列优惠措施;在《就业指导》公共课中添加创业指导的内容,将创业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学院建立自主创业专项基金,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开设创业培训班,采用导师“一对一”指导与创业基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以我院校企合作模式为依托,从校内外遴选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开展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在我院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让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创业需要,在学院校办企业药店、医药公司进行免费学习,强化学生的创业技能。
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㈠建立就业工作专业化团队。我院继续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作为毕业生公共必修课程,帮助学生认知职业环境、提升工作能力与求职技巧。各系要高度重视,认真安排,指定专人负责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将组织各系就业工作人员开展职业指导的理论与技能的培训,组织参加职业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真正建立起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就业工作团队,使之熟练掌握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国内外就业指导工作的动态,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以适应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促进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
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在毕业生离校前举办就业指导月系列活动,通过就业指导讲座,专家咨询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与就业能力,各系要积极配合,并根据本系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推动我院就业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不断开发、完善就业市场,逐步建立“大型招聘会与小型招聘会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市场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就业市场,各系要深入各行各业广开就业渠道,收集公布就业岗位信息并及时上报;发挥行业办学优势,以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公众网为基点,以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窗口为平台,依托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福建省医药人才服务中心等就业中介人才机构的网络体系,通过全省各地的药学协会以及学院特设的校友会,发布毕业生信息,收集用人信息;利用学校网站、广播站、电子屏幕向全体毕业生公开用人信息,完善就业网络服务功能,通过与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等多家人才网的网络链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招聘参考信息以及相关国家政策。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交流的网络就业信息平台,举办网上招聘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和用人单位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联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
㈢实施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应届毕业生实习实践活动, 落实生产性实训教学安排,与行业企业实施“出口式”和“入口式”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行“2+1”办学模式,毕业生在最后一学年参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和学院专门的老师全程指导,使学生真正掌握技能,提升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实习提供舞台,实现人才刚性流动到人才柔性流动的跨越,为企业熟悉需求人才奠定基础,也促进了学院人才储备库的建设。
㈣做好毕业生继续升学和入伍应征工作。为满足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升本、自学考试、公务员考试,让学生继续深造,有新的发展空间;在毕业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兵役法规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广大毕业生应征入伍积极性,大力鼓励并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报名应征。
㈤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办法。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按照《菠菜导航担保网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办法》要求,毕业生离校后,各系通过QQ群、邮件、飞信群、电话跟踪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每年跟踪走访、调研一定数量的用人单位,采集反映菠菜担保网毕业生工作情况及用人单位和学生对学校评价等方面的照片、图像等资料;依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内容,形成专题调查报告,并向学校有关部门予以及时反馈。
六、加强毕业生离校前安全稳定管理工作,及时上报就业形势研判与统计分析
㈠加强毕业生离校前安全稳定管理工作。毕业生离校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各系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的重要性,及时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妥善化解矛盾,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毕业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引导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良好的状态对待就业和离校。要加强对毕业生“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内容、重点对象”的管理,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201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由各系自行组织安排,活动旨在通过回忆三年的学习生活历程,学会感恩,感谢母校,感谢老师,感谢父母,感谢同学,感谢社会;通过分析现在的形势,让同学明确自己新的奋斗目标,从而取得新的成绩。
㈡及时上报毕业生就业形势研判与统计分析。学院实行毕业生就业情况公示制度,及时在学院网站上公示各系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严格执行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及时向省教育厅和公务员局上报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月报表。各系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动态监测,及时将本系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用人需求情况、签约情况、招聘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就业状况预测和分析等汇总上报。
二○一○年五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