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13日),我院思政部有幸邀请到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新玲教授,来我院举办公开示范课。刘新玲教授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省高校思政课学科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此次公开课的主题是《公共生活与公共道德》。主要内容是,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熟人社会”,越来越变成“陌生人”社会,在此背景下,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的界线越来越分明,这就要求我们应遵守公共道德,而不能在公共生活领域侵犯他人的利益。因此,现代社会的生活规则要求秩序与规范,要求个人的私德品质,更要求具有公民意识与公共道德。早在上个世纪初,梁启超先生就指出:“国人,偏于私德而弱于公德”,费先生也指出,“现在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因而更加呼唤公民建立公德心”。由此可见,现在文明社会的标志在于是否具有公民意识与公共精神,这也是公德的本质内涵。
刘教授在课上引用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例子,并把例子有机串联起来,紧紧围绕着中心主题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且在课堂上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有学生思考的空间,把一堂课的时间安排着十分紧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与气氛,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课后,刘新玲教授在院思政部与思政课教师,围绕教学与科研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强调青年教师发展平台与“传帮带”的重要性,表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今后开展重大教学科研活动,将悉数邀请我院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