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全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职教师参加了会议。


本次备课会主要探讨怎么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思政工作的最大背景和最好素材,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家国情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
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是广大教师在今年特殊背景下的一道不可懈怠、不容失分的“必答题”。这场肆虐全球的疫情,为我们提供了在灾难中学习的教科书。基础课作为青年学子进入大学的第一门思政课,如何帮助青年大学生读懂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明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是我们基础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戮力同心、全力奋战,展现了一幅幅惊天动地的感人画面。最美逆行的白衣天使、军民同心的硬核力量、“搬家”“散装”的驰援方式、乡村社区的守望相助、拔地而起的救治医院、志愿服务的快递小哥,无不触动着人的心灵、挑战着人的泪点。越是在艰难困苦和紧要关头,越能体会到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感受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磅礴伟力,感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这些,都是讲好基础课的生动案例和素材。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
2020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