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5月13日下午,基础教研室组织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第五章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备课。
围绕本章教学重难点及授课逻辑,教研室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授课建议,大家共同分享经典的教学案例及相关课程资源,集思广益。蔡慧老师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当代典型事例以及中华优秀道德传统,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宣讲,厘清当代大学生为什么立德,立什么德和怎样修德几个根本问题。罗洪教师指出,在本章授课中,要利用好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学会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案例教学中要恰当、合理的使用。刘国新老师指出,道德案例的选取要贴合学生的生活与实际,从学生身边事、身边人入手,以本校学生的模范道德事迹为案例,通过宣传学校的道德模范,引起学生共鸣,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观念根植于心中,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师们共享了有益的课程资源。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教师们不仅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更进一步体会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希望每一堂课都能成为精心打造之课,每一次授课都让学生有所获、有所感、有所悟。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实现了教学思路的拓展、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加深了老师们对德法课程重要性的理解,提高了德法课授课的专业性。
基础教研室
2022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