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加有效地聚焦德法课教学的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德法课堂,10月15日下午,基础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备课。本次集体备课重点探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教研室老师们围绕“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从中国精神的内涵出发,大家深入剖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探讨如何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中国精神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设计中,老师们认为,应该结合理论阐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本质,强调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要高度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鼓励学生要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在改革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中,老师们认为,应紧跟时代潮流,结合当下科技创新、社会改革等热点话题,阐述改革创新在推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引入许多青年人担任改革创新主力军的案例,突出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显著特征,自觉做改革创新的主力军。老师们集体研讨,畅所欲言,各述已见。通过交流反思、释疑解惑和总结点评等,优化完善了中国精神专题的备课教案和教学资源,为提升中国精神专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又一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向课堂的集体备课与提升。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对中国精神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与交流,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共识,也深化了对于中国精神的理解,对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基础教研室
2024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