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新农村精准扶贫情况,掌握农村脱贫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把握国情、社情和民情,5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赴“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赤溪村,开展社会实践学习活动。


赤溪村村委代表详细介绍了近年来该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和被冠名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历史过程。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一行在村委代表的指引下,参观了赤溪村扶贫展示馆、整村搬迁点、杜家堡古村落等,全面系统地了解了赤溪村利用自身优势和独特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香菇等食用菌种植业和茶产业,实现由贫穷向全面小康的华丽转身,深刻地把握了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成效,实地感受了赤溪村从“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的扶贫工作经验和扶贫成果,党的政策推动了乡村巨变。




参观过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展了现场党史宣讲,重点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发展道路,介绍了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同时,介绍了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农业农村发展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情况。宣讲过程中,教师们与赤溪村干部就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展开了研讨。



包有或教授介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我院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并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赤溪村开展党建帮扶的方向、着力点提出了设想。教师们表示,此次能够到赤溪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良好的开端和契机,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尽最大努力为赤溪村党建工作做出努力,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党建引领。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