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菠菜导航担保网委员会文件
闽生工院委〔2022〕12 号
中共菠菜导航担保网委员会关于 印发《深化共青团工作改革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中共菠菜导航担保网委员会关于深化共青团工作改革的若干措施》已经党委会审议通过,现印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菠菜导航担保网委员会 2022 年 3 月 31 日
关于深化共青团工作改革的若干措施
为全面落实共青团改革,健全学校党委领导下共青团主导的团学组织体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切实解决共青团政 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团员先进性不突出、团组织运行不规范、团学组织协同不够有力等问题,切实加强新时代党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深化以党建带团建工作,根据团中央、教育部党组联 合发布《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 中青联发〔2020〕7 号 ),共青团福建省委、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印发《贯彻落实<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 团闽委联〔2021〕28 号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以下深化学校共青团工作改革重要措施。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围绕“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 局,把握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始终把握思想政治 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菠菜担保网共青团组织在“大思政”和“三全育人”格局中的生力军作用,推进组织创新 和工作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努力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 者和可靠接班人,把共青团的特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 动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建设新时代高校提供保障。
(二) 基本原则
牢牢把准政治方向。 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 实到学校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直接联系、服务、引导学生,把准青年学生脉搏,了解青年学生心声,坚持服务青年学生的工作生命线,让青年学 生当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着力把学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 “青年之家”,使学校共青团深深植根于青年学生。
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紧紧围绕提升学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聚焦脱离青年学生这一本质问题,密切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着眼根本,立足长远,着力破解制约
学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
统筹推进上下联动。着眼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 结合,既坚持全面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和推动,及时跟进政策解读、过程保障、指导监督和成效评估,又鼓励基层团组织结合实际,发挥首创精神,先试先行,大胆探索,形成校院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
彰显学校自身特色。在贯彻上级团组织改革部署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探索新时期有菠菜担保网特色的共青团改革路径。
(三) 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突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组织活力提升,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学校“大思政” 格局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生力军作用,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 不断增强,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 断提高,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二、改革措施
(一) 改进政治教育机制
1.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武装团员队伍作为首要任务,强化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每年开展团员理论学习不少于 4 次 ( 8 学时),努力为党输 送新鲜血液、培养青年政治骨干。教师团干部每人每学期讲团课 不少于 2 次。
2.常态化开展“四史”教育,使团支部组织化学习参与率不低于 80%。
3.把推优入党作为团组织履行团的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落实“两个一般、两个主要”规定,完善党、团组织联合培养教育 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工作机制,使经过团组织规范程序推 优入党的团员比例达到 100%。
4.完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实践导向,引导青年政治骨干多吃 “粗粮”,深入社会基层学 习锻炼;“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学员中学生团干部应占 60%以上,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每学期至少给团员学生特别是“青马工程”学员上一次思政课,学员中适当吸收学生会、学生社团骨干和表现优秀的党员或团员,对达不到培养要求的学员严格淘汰。
5.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组织学生团员参与网上团课学习达 100%。
6.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常态化监测,强化各类团属阵地管理,防范化解风险,做好舆情处置。
(主责单位:组织统战部、宣传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 健全实践教育机制
7.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学校和社会相衔接,创新团员服务社会的常态化方式和载体,引导大学生团员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社会化能力,促进其在社会生活和全体公民中彰显先进性。确保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 1 次“三下乡”或“返家乡” 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8.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大学生团员向社区 (村) 和“青年之家”报到工作机制,面向群众开展服务,引导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推动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 全覆盖,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年度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20小时。
9.制定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方案,建立课程项目体系,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提高课程质量。
10.实施学分制 (积分制、学时制),形成具有社会公信度和素质能力证明功能的 “第二课堂成绩单”。
11.强化价值应用,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团员评议、推优入党、求职就业等基本资格或重要参考。
12.落实青年就业促进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通过开展“扬帆计划”等实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化能力和就业能力,精准帮助困难学生,扎实开展“千校万岗”大学生就业服务活动。
13.广泛开展“挑战杯”“创业之星”“创青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创业意识。
(主责单位:学生工作部、团委)
(三) 改进组织运行机制
14.构建党委领导下共青团主导的团学组织格局,有效覆盖 各类学生群体。校团委协助学校党委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人员的遴选把关和日常教育,严格管理监督,严肃述职评议制 度,优先推荐班级团支部委员担任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和学生会工作人员,从骨干力量配备上保障团学组织形成合力。按照组织隶 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严实团组织、学联组织从严指导管理学 生会的政治责任。按期规范召开校级和系级团的代表大会。
15.加强团员教育管理,结合 “两制”每年开展 1 次团员先进性评价,构建阶梯化激励体系,学社衔接发起率达 90%以上。
16.突出团支部在班级同学思政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工作中的引领主导作用。完善支委会和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倡导学生党员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鼓励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 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持续开展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激励先进团支部,整顿后进团支部,未达标的团组织及其委 员不能参评团内荣誉。
17.学生会组织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整体规划,党组织每年至少听取1次学生会组织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18.巩固健全改革机制,坚持精干职能、精简机构、力量下沉,按期规范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改革建设情况按要求公示,主动接受师生监督。
19.聚焦学业就业等学生核心需求,形成一批做得实、叫得响的服务项目。
20.坚持从严治会,师生对学生会组织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21.把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思政工作和群团工作整体格
局,党组织每年至少听取 1 次学生社团工作汇报。
22.严格执行学生社团注册登记和年审制度,规范学生社团活动审批和管理,积极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
23.配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思政类、志愿公益类社团指导教师应为中共党员。
(主责单位:组织统战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
(四) 创新组织动员方式
24.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把团的组织生活与学业进步、实践 锻炼、社会参与相结合,创新规范开展 “三会两制一课”,打破 时间和空间限制,探索组织生活新模式,提升组织生活的时代性。
25.把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团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 载体,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考核评估体系,发挥其对学 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政治人才举荐的积极作用,推动学校“第二课 堂成绩单”制度全覆盖。
26.提升学校团的活动质量,突出“团”字号、“青”字号品 牌的育人功能,扩大团组织活动的参与面,使更多青年师生在团 的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主责单位:学生工作部、团委)
三、保障支撑
(一) 建立述职评议制度。各分团委书记每年须向学校团委 述职,其评价结果须区分不同等次,考核结果报送党委统战组织 部备案,并反馈给各系党总支。校党委组织统战部和校团委要强 化结果运用,将教师团干部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与评价结果挂 钩,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要及时调整。
(二) 提高党建带团建实效。学校党委每年至少召开 1 次专 题会议研究共青团工作,班子成员中 1 人分管、1 人联系共青团 工作,有指导、有安排、有支持。将团的建设纳入学校党的建设 总体格局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团的工作考核分值占比不低 于 10%。对于二级团组织述职评议结果为 “差”的,取消其所属 二级党组织当年度党建评优资格。党委组织统战部逐步推进校 (系) 各级团的专职干部配备。

(三) 健全指导落实机制。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 制改革的要求,将“党建带团建”纳入教育督导内容。落实团干 部在课时计算、职称评定、职级待遇、工作考核等方面的保障政 策。
(四) 强化经费支持保障。将团建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 划,在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中,按在校生规模保障团委日常工作经 费,并在活动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
(主责单位:组织统战部、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工作部、 财务处、团委)
四、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学校党委制定下发,作为落实校系两级党组织主体 责任的重要内容,各相关部门、各系协同实施,确保工作落实到 位,制度执行到位。校团委要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具 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指导督促各分团委结合实际制 定细化措施并组织实施,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稳妥有序推进改革。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2 年 3 月 31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