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掀起“大学习”热潮。制定大学习、大宣讲、大研讨工作方案,组建讲师团,成立读书社,建立专题网站,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会,组织聆听林和平厅长《学深悟透 弄懂做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主题讲座,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会,推动大会精神入脑、入心。
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对照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加快补齐内涵建设短板。实施“一系一特色”工程,打造亮点特色。加强和改进美育、劳育工作,纳入人才培养学分,推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强化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全过程。
三是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量身定制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包”;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研究,获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校企业共建国家级星创天地,吸纳当地农户创业,建设灵芝、“福九味”标准化栽培精准扶贫基地;承担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任务,指导当地农民选育、种植中药材。
四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举办2018海峡两岸(福州)健康养老高峰论坛,搭建海峡两岸健康养老领域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多智慧。联合福建建工集团、福建春华投资有限公司等实力企业,大力推进与日本、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办学。
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三个统一”着力,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健全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师承带教等工作机制,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比例。推进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畅通各类要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评聘制度。
六是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以实现校园互联互通、打造智慧校园为目标,大力推进网络基础硬件改善、校内各管理业务和教学应用系统及其集成平台建设。目前,网络基础设施初具规模,OA、教学、科研、人事、学管、财务、后勤、网站群、虚拟演播室、智慧教室等业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和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也相继投入使用,为学校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