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膝】
【来源】为苋科牛膝属植物土牛膝以根(土牛膝)或全草(倒扣草)入药。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或披散,坚实,具4棱,有分枝,被柔毛,大如膝状,入秋后地上部分变成暗红色。单叶对生,具柄。夏、秋间开淡绿色小花,穗状花序顶生,直立。胞果卵形。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

【千日红】
【来源】 为苋科植物千日红的花序。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80cm,全株有灰色长毛。茎直立,分权。叶对生;叶片长圆形至椭圆满状披针形,长3~10cm,宽2~5cm,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狭成叶柄,两面有细长白柔毛。头状花序圆球形,基部有叶状苞片2,对生;花有小苞片3,外1片较短小,内2片淡紫色、紫红色或白色,膜质,有光泽,长于花被;花被片5,密被长柔毛。胞果卵圆形,内有棕色细小种子1粒。花期7~10月。
【性味】 性平,味甘、微咸。
【功能主治】 祛痰,平喘。用于慢性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百日咳。

【车前草】
【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的全株。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具须根。叶根生,具长柄,几与叶片等长或长于叶片,基部扩大;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7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成长柄,全缘或呈不规则波状浅齿,通常有5~7条弧形脉。花茎数个,高12~50厘米,具棱角,有疏毛;穗状花序为花茎的2/5~1/2;花淡绿色,每花有宿存苞片1枚,三角形;花萼4,基部稍合生,宿存;花冠小,花冠管卵形,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向外反卷;雄蕊4,着生在花冠筒近基部处,与花冠裂片互生,花药长圆形,2室,先端有三角形突出物,花丝线形;雌蕊1,子房上位,卵圆形,2室(假4室),花柱1,线形,有毛。蒴果卵状圆锥形,种子4~8枚或9枚,近椭圆形,黑褐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性味】甘,寒。
【功用主治】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肉,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痹乳蛾,咳嗽,皮肤溃疡。

【龙葵】
【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稀被白色柔毛。叶互生,卵形,全缘或具波状齿,先端尖锐,基部楔形或渐狭至柄,叶柄长达2cm。花序短蝎尾状或近伞状,侧生或腋外生,有花4~10朵,花序梗长1~2.5cm;花细小,柄长约1cm,下垂;花萼杯头,绿色,5浅裂;花冠白色,辐射状,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雄蕊5,花药顶端孔裂;子房上位,卵形,花柱中部以下有白色绒毛。浆果球形,熟时黑色。种子多数,近卵形,压扁状。花果期9~10月。
【性味】 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头、前列腺炎、痢疾。

【叶下珠】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青灰叶下珠的根。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枝无毛,小枝细弱。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3cm,宽1.4-2cm,先端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花簇生于叶腋;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数朵至10余朵簇生,萼片5-6;雌花通常1朵,生于雄花丛中,子房3室,柱头3。浆果球形,直径6-8mm,紫黑色,具宿存花柱;果柄长4-5mm。花期4-7月,果期7-10月。
【性味】微苦、甘,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内服清热平肝、清肝明目、息风止痉、消疳止痢、利尿。
外用:解毒消肿,可治:口疮头疮,无名肿毒、破伤风、青竹蛇咬伤、指头蛇疮、小儿暑疖等。

【鸡冠花】
【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花序。
【植物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80cm。全株无毛,粗壮。分枝少,近上部扁平,绿色或带红色,有棱纹凸起。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3cm,宽2-6cm,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穗状花序顶生,成扁平肉质鸡冠状、卷冠状或羽毛状,中部以下多花;花被片淡红色至紫红色、黄白或黄色;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宿存;花被片5,椭圆状卵形,端尖,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胞果卵形,长约3mm,熟时盖裂,包于宿存花被内。种子肾形,黑色,光泽。花期5-8月,果期8-11月。
【性味】甘;凉;无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妇女崩中,赤白带下。

【铁苋菜】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被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3.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毛或无毛,叶脉基部3出;叶柄长,花序腋生,有叶状肾形苞片1~3,不分裂,合对如蚌;通常雄花序极短,着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萼4裂,雄蕊8;雌花序生于苞片内。蒴果钝三棱形,淡褐色,有毛。种子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1月。
【性味】性凉,味苦、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痈疖疮疡、皮肤湿疹。

【鱼腥草】
【来源】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cm。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叶柄长1-4cm;托叶膜质,条形,长约2.5cm,下部与叶柄合生为叶鞘,基部扩大,略抱茎;叶片卵形或阔卵形,长4-10cm,宽3-6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常呈紫红色,两面脉上被柔毛。穗状花序生于茎顶,长约2cm,宽约5mm,与叶对生;总苞片4枚,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1.5cm,宽约0.6cm,白色;花小而密,无花被;雄蕊3,花丝长为花药的3倍,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1,由3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3,分离。蒴果卵圆形,长2-3cm,先端开裂,具宿存花柱。种子多数,卵形。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性味】味辛、性寒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夏枯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带花的果穗。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3~40cm。茎直立,常带淡紫色,有细毛。叶对生,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5cm,宽1~2.5cm,全缘或疏生锯齿。轮伞花序集成穗状,长2~6 cm;苞片肾形,顶端骤尖或尾状尖,外面和边缘有毛;花萼二唇形;花冠紫色,上唇顶端微凹,下唇中间裂片边缘有细条裂。小坚果棕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味】 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乳痈、甲状腺肿大、高血压。

【商陆】
【来源】为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达1.5m。叶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2~25cm,宽5~10cm;叶柄长3cm。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被片5,卵形;雄蕊8;心皮8~10,离生。果穗直立,分果浆果状,扁球形,紫黑色,具宿存花被。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逐水消肿,通利二便,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

【豨签草】
【来源】 菊科豨签草属植物毛豨签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茎直立,常带紫色,被灰白色长柔毛或腺毛。叶对生,上部叶片较小,椭圆形、卵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0.4-2厘米,下部叶片较大,宽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9-14厘米,宽4.5-9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翼柄,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两面均有长柔毛,主脉3出。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排成圆锥花序,花序梗细,被密毛或腺毛,总苞片二列,外列5片,内列苞片较短,10-12片,倒卵形,内外列苞片均有腺毛,有粘手感,花杂性,黄色, 1列,长达3.5毫米,雌性,舌片先端3齿裂,中央管状花,两性,先端5齿裂,雄蕊5,聚药,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具四棱,倒卵形,上部截形较宽,下部渐窄,微弯,长约4毫米,黑色,平滑无毛。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降血压。 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膝无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病,神经衰弱,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疟疾,外用治疮疖肿毒。

【积雪草】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匍匐草本。茎光滑或稍被疏毛,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片圆形或肾形,直径2~4厘米,边缘有钝齿,上面光滑,下面有细毛;叶有长柄,长1.5~7厘米。伞形花序单生,伞梗生于叶腋,短于叶柄;每一花梗的顶端有花3~6朵,通常聚生成头状花序,花序又为2枚卵形苞片所包围;花萼截头形;花瓣5,红紫色,卵形;雄蕊5,短小,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2,较短,花柱基不甚明显。双悬果扁圆形,光滑。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木芙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小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叶互生;叶柄长5-20cm;托叶披针形,长6-8mm,常早落;叶宽卵形至卵圆形或心形,直径10-15cm,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上面疏被星状细毛和点,下面密披星状细绒毛;主脉7-11条。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约5-8mm,近端具节;小苞片8,线形,长10-16mm,宽约2mm,密被星状绵毛,基部合生;萼钟形;长2.5-3cm,裂片5,卵形,渐尖头;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直径约8cm,花瓣近圆形,直径4-5cm,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雄蕊柱长2.5-3cm,无毛;花柱5,疏被毛。蒴果扁球形,直径约2.5cm,被淡黄色刚毛和绵毛。种子肾形,背面被长柔毛。花期8-10月。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主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

【马缨丹】
【来源】为马鞭草科马缨丹植物的叶、嫩枝或根。
【植物形态】为常绿灌木,高1—2m,有时枝条生长呈藤状。茎枝呈四方形,有短柔毛,通常有短而倒钩状刺。单叶对生,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粗糙有毛,揉烂 有强烈的气味,头状花序腋生于枝梢上部,每个花序20多朵花,花冠筒细长,顶端多五裂,状似梅花。花冠颜色多变,黄色、橙黄色、粉红色、深红色。花期较长,在南方露地栽植几乎一年四季有花,果为圆球形浆果,熟时紫黑色。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消肿解毒,祛风止痒。 治痈肿,湿毒,毒疮。

【革命菜】
【来源】为菊科植物野茼蒿的嫩茎叶。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 高50-120厘米,具纵条纹,光滑无毛,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4-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分裂,两面近无毛;叶柄长1-2.5厘米。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圆锥状聚伞花序;总苞圆柱形;总苞片2层等长,条状披针形,边缘膜质,白色,顶端有短簇毛;花全为筒状两性花,粉红色,花冠顶端5齿裂,花柱分枝有细长钻形的附器。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纵条,被毛;冠毛丰富,白色。花果期9-11月。
【性味】辛,平。
【功用主治】健脾消肿。清热解毒,行气,利尿。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等。
【三叶鬼针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茎直立,四棱形,疏生柔毛或无毛。中下部叶对生,叶片3~7深化裂至羽状复叶,很少下部为单叶,小叶片质薄,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锯齿或分裂,下部叶有长叶柄,向上逐渐变短;上部叶互生,3裂或不裂,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开花时直径约为8mm,有长梗;总苞片7~8,匙形,边缘有细软毛;外层托片狭长圆形,内层托片狭披针形;舌状花白色或黄色,4~7朵或有时无,部分不育;管状花黄褐色,长约4.5mm,5裂。瘦果线形,成熟后黑褐色,长7~15mm,有硬毛;冠毛芒刺状,3~4枚,长1.5~2.5mm。花果期9~11月。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泻。用于肠炎腹泻、阑尾炎、感冒咽痛、肝炎、蛇虫咬伤。
【胜红薊】
【来源】为菊科植物胜红蓟的全草。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被粗毛,有特殊气味,高30~6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绿色稍带紫色,叶卵形,对生,上部互生,长5~13厘米,基部钝或浑圆,罕有为心形的,边缘有钝齿。头状花序小,直径罕有达6毫米的,为稠密、顶生的伞房花序;总苞片矩圆形,突尖,背部有疏毛;小花蓝色或白色,全部管状,先端5裂。瘦果黑色,具芒状鳞片形冠毛。花期夏季。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疽疮疖,外伤出血。
【龙船花】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花。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0.5-2m。小枝深棕色。叶对生,柄长约5mm;托叶绿色,长6-8mm,抱茎,顶端具软剌状突起;叶片薄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5-13cm,宽3-3.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聚伞花序顶生,密集成伞房状;花序柄深红色;苞片极小,红色,齿状;花萼深约色,光滑无毛,4浅裂,裂片钝齿状;花冠略肉质,红色,花冠简长3-3.5cm,4裂,理解片近圆形,顶端圆,开放时直径约1cm;雄蕊4,花丝极短,雌蕊1,红色,子房下位,2室,柱头2裂,略张开。浆果近球形,直径7-8mm,熟时紫红色。花期4-8月。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高血压;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疮疡疖肿。

【九里香】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的枝叶。
【植物形态】灌木或乔木,木材极硬,高3~8米,秃净或幼嫩部被小柔毛。单数羽状复叶;长8~13厘米,小叶互生,3~9枚,有时退化为1枚;小叶变异大,由卵形、匙状倒卵形、椭圆形至近菱形,长2~7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或钝渐尖,有时稍稍凹入,基部阔楔尖或楔尖,有时略偏斜,全缘。伞房花序短,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内,通常有花数朵,花白色,芳香,长1.2~1.5厘米;萼极小,5深裂;花瓣5,分离,覆瓦状排列;雄蕊10,花丝柔弱;子房上位,2室,花柱柔弱,柱头头状。果卵形或球形,肉质,红色,长8~12毫米,先端尖锐,有种子1~2颗。花期秋季。
本植物的根(九里香根)亦供药用。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用主治】行气,活血,祛风,除湿,并有镇痛作用。治脘腹气痛,胃痛,风湿痹痛,肿毒,疥疮,皮肤瘙痒,跌打肿痛,牙痛,虫蛇咬伤。

【红背桂】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红背桂的全株。
【植物形态】为常绿灌木植物。多分枝丛生,光滑无毛。老枝干皮呈黑褐色,生有不明显的小瘤点,嫩枝翠绿色,光滑有光泽,节间较长,节茎膨大。单叶对生,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叶宽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柄长3到10毫米;托叶小,近三角形,叶缘有整齐锯齿,表面绿色,背后紫红色。侧脉6到12对,略明显。花单性异株,花小,穗状花序腋生,小花淡黄色。蒴果球形,顶部凹陷,基部截平,红色,带肉质。种子卵形,光滑。
【性味】辛,微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