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健康食品系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14年,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6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男3名,女14名;正处级干部1名,副处级1名,正科1名,副科1名;研究生以上学历11名。支委会由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兼任)各一名组成。支部主要承担健康食品系的日常教学、教学管理、科研、社会服务及学生技能比赛等。支部曾获2021年福建省总工会“五一先锋号”。由支部书记担任专业带头人的生物产品检验检疫专业于2020-2022年连续三年获得“金平果”全国高职院校分专业排名第一和第二。党员教师指导学生技能大赛获国家级/行业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5项;创新创业比赛国家级银奖和铜奖各1项,省级金奖3项,银奖2项。由党员教师担任负责人的2022年1+X可食食品快速检验试点获“优秀院企合作示范院校”、“先进院校”和“优秀院校”等荣誉称号。
二、案例内容
(一)背景起因
近年来,健康食品系教工党支部围绕省委教育工委工作要点,深入贯彻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家加快构建优化调整产业政策、实施中国战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开展高质量的社会职业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各级各类紧缺人才,解决重点人群就业和鼓励人民创新创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但目前职业院校仍存在对职业培训不重视、体制机制不灵活、师资力量和专业人才缺乏、品牌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要通过高质量培训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培养人才仍面临诸多挑战,我系教工党支部在学院党委和系党总支的带领下,突破自身的瓶颈,在社会培训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是面向重点人群开展培训
我系教工党支部结合食品、生物医药的专业特色和培训特长,精准对接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党员教师带头积极承担行业企业委托的培训项目,批量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技术技能人才,有效化解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例如,2021年为200余名宁德市福鼎茶农提供了农产品食品检验员技能培训,提升茶农的检验技能水平,为福鼎的茶叶行业的发展培养了更多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2022年,将开设有害生物防制培训项目,为POC行业从业人员,从事检疫、疾病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加工、养殖、农产品种植、园林等企业从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
二是推行在校生“1+X证书”制度
我系教工党支部主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合作,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由党员教师担任项目负责人,积极推行在校生“1+X证书”制度,鼓励我系学生在校学习多种职业技能。例如,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包括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医药购销员、职场礼仪、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ISO内审员等多个项目,为学生从事不同的专业和提供更多的可选性。目前,我系22届毕业生基本实现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至少一本职业资格证书,有80%以上的学生持有两本及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是建设专业团队支撑高质量职业培训
开展职业培训,建立专门的组织和专业团队,由党员教师担任团队负责人。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营销服务人才等,助力建立一支满足开展职业培训的专业化团队;为专任教师创造更多机会参与职业培训的需求调研、课程开发、培训授课,目前已培养了一批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其中党员教师占比85%。
(三)成效与反响
近年来,我系教工党支部认真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是专业品牌美誉高
鉴于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于2019年经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获得优秀等级;由教工党支部书记担任专业带头人的生物产品检验检疫专业于2020到2022年连续三年获得“金平果”全国高职院校分专业排名第一和第二。近三年,党员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获国家级/行业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5项,各专业在省内,乃至行业内,都得到较高的评价。
二是社会培训新台阶
党员教师带头开展面向茶农的技能证书鉴定工作和校内外培训工作。在福建省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中,率先实现学校自主考试、自主发证。服务企业近100家,大力支持培育符合地方茶叶经济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与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580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社会培训。2021年,共开展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培训7期、公共营养师培训2期、ISO22000内审员培训1期、1+x可食食品快速检测培训1期,共培训753人,到账经费23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698%。
三是专业团队质量高
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培训,我系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校内外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博士学历8人,高级职称9人,科技特特派员12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党员教师占比85%。足以支撑高质量职业培训,并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充分肯定,目前有多项培训业务正在洽谈中。此外我系教师团队于2021年获福建省总工会“五一先锋号”荣誉称号。
(四)经验与启示
把党支部建立在社会培训团队上,是当前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将支部工作与社会培训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党建促培训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合理的运行模式,调动了党员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培训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是加强团队党支部文化建设。团队文化是加强支部建设的基础,建立团队支部的文化建设,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与尊重,形成团队目标,有良好的团队沟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发挥团队党支部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
二是健全团队党支部运行机制。在培训团队党支部中,每位成员都是业务上的优秀人才,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党支部的党员干部要树立独特的人格魅力,运用专业上的权威影响,有效激励团队成员改善心智状态和增强创造力。要建立学习型的党支部,开展定期学习交流制度,激发整个团队党支部乃至整个团队的生机活力,推动个体和团队的整体发展。
三是促进团队党支部组织活力。促进团队党支部的组织活力,是加强组织建设的关键。要促进团队党支部的组织活力,要把党建工作与团队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工作展开党建工作,把团队党支部的工作渗透到培训服务的工作中去,在一线工作中体现出党组织在人心凝聚、思想渗透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出党员教师在团队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佐证材料
|
职业技能认定评价组织和1+x示范站点 |
|
|

|
|
入场与防疫测温 |
考前会议 |
|
|
|
|
理论考试现场 |
实操考评现场 |
|
|
|
|
微生物培训现场-1 |
微生物培训现场-2 |
|
|
|
|
|
2021年1+x优秀示范院校 |
2021年1+x可食快检优秀院校 |
|
|
|
|
|
|
2021年1+x先进院校 |
2021福建省总工会五一先锋号 |
|
连续两年国家金平果专业第一名 |
|
|
2020年排行榜第一名 |
|
2021年排行榜第一名 |
教学成果奖 |
|
|
|
|
|
2018年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8年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
|
|
|
|
|
2021年鸡新城疫国赛团体二等奖 |
2020年食品营养与安全行赛团体一等奖 |
|
|
|
|
|
|
2019年国赛银奖 |
2021年国赛铜奖 |
|
|
|
|
|
|
2021年省赛金奖 |
2021年省赛银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