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系列重要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健康食品系于3月组织各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纪念缅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1.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学习剪影
![RFVA4}LMETW]OQ}_7(`TCMN](/__local/5/7E/57/7880AF1A77F4FB18CB6AFDD0C0A_B06493E9_A709.jpg)





学习体会
通过此次政治理论学习,我认识到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今天,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但以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优良品质为精髓的雷锋精神仍然是我们每一个人毕生的追求。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很多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雷锋除了自觉做好现实生活中的志愿服务活动外,还可以积极运用网络平台践行雷锋精神,在网上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网络公益活动,让失散的亲人回家、让失学的孩子复学、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传承雷锋精神,需要怀揣一颗平常心,不求轰轰烈烈,不需要矫揉造作,只需要我们每个人立足自身实际,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在快乐中奉献他人、奉献社会,让助人者和被助者都感到快乐,并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品质,我们就是新时代的“雷锋”。
——22物检张育妹
每年的3月5日都是学习雷锋日,我们不仅要在这一天学习他,在日常的每一天我们都应怀缅学习。雷锋已然成为了一个精神代名词,是无私奉献、是默默无闻。他是共产主义的实践者,也是我们广大学生的精神引路人。没有哪种生命比活在人们的内心更长久,没有哪种精神比融入人们的行为更永恒。记得小学时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到孤寡老人家送温暖、去自行车棚打扫卫生。从那时起,“学习雷锋好榜样”就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我知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不干涸。今后我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学习雷锋”的实践,以实际行动继续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你我之间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22食检2班黄莲杰
要响应时代呼唤,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微行动”。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新的“十字路口”,放眼寰宇,人类似乎是渺小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如果13亿多中国人都能学习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集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坐而论道不如起而立行,学习雷锋精神关键在于“雷”厉“锋”行。青年志愿者要将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转化为“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的微小志愿行动,从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相信一个个“小个体”持续不断地通过一件件“小事情”的“微行动”,就一定能够在“大变局”“大世界”中创造大奇迹。
——21食检1班 华凯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学习剪影





学习体会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用自己的包容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能稳定及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历史的镜子告诉我们,由于民族矛盾,民族歧视所引发的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给予了我们最好的忠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相互学习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友好交往成为贯穿历史的主流。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能紧紧的融合一起,我们能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爱国力量的凝聚,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21食检2班王伟强
2023年3月21日,今天晚上在班级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题班会,我了解到了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团结的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5个自治区,其中汉族占了总人数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他55个民族人口就相对比较少,称为“少数民族”,如回族、满族、苗族、壮族、土家族等等。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根据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状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项制度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体现了国家尊重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也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原则。我们可以通过优秀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激发人民群众情感共鸣,凝聚各族人民群众奋进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2食安班杨奎文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日益紧密,但也面临着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和差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希望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推进民族凝聚力和统一意识的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需要树立全球化视野,践行国际主义精神,落实为民服务的宗旨,这些对于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至关重要。
——19五专食检龚彦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