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寒假,健康食品系的学子们积极响应号召,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追寻领袖足迹,深入家乡的每一处角落,在实践中感悟,在传承中奋进,用青春的笔触书写着新时代的动人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同学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重,走进家乡的历史文化胜地,探寻文化传承的力量。
千年瓷都景德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王嘉琪来到这里,看到了瓷器背后的故事。从泥土到瓷器,七十二道工序凝聚着匠人们的智慧与心血,这是中华民族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景德镇的瓷器不仅承载着技艺传承,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如今,年轻陶艺家的创新与国际艺术家的汇聚,让古老瓷器焕发出新的活力。王嘉琪说:“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生动实践。”
——23食检2班 王嘉琪

闻喜裴氏,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周僖王封秦国嬴氏先祖赢非子的六世孙为解邑君,并赐姓“裴”。裴卓来到裴氏宗祠,踏上代表118位将军宰相的118级青石台阶,仿佛穿越千年,触摸到裴氏家族厚重的历史。从东汉戡乱功臣裴茂到唐代名相裴度,裴氏门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辅佐历代君王,创造无数辉煌政绩。这背后,是裴氏家族传承至今的家风,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裴卓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到,优秀的家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家族文化就是守护民族的根脉。
——23食检2班 裴卓


江汜村有1400多年历史。江汜村现存红色遗址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南平江汜农会旧址、黄土金故居,建有江汜苏区纪念馆、江汜苏区红色文化广场。江汜村是延平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平区红色教育基点。为更好地铭记江汜村革命历史,村支部、村委会将黄土金故居、江汜苏区纪念馆及其他革命纪念设施与古民居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制定了江汜村红色文化建设规划,打造江汜苏区红色文化广场,并对江汜农会旧址王氏祠堂进行全面维修,作为江汜村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基地。
——23食检2班 王思蓉

吴佳薇同学有幸参观了朱熹教育基地,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基地内的各种建筑都借鉴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基地还设置了许多互动体验性的项目,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朱熹的教育思想和人文精神;基地还致力于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例如向游客介绍朱熹的一些故事,让游客了解更多关于他的历史背景。此次参观朱熹教育基地,给了她一个全新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朱熹的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建筑之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3食检2班 吴佳薇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传承与接力。同学们深入了解家乡历史,领悟文化内涵,在追寻领袖足迹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未来,他们将牢记党的嘱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传承优秀文化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奋斗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