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

发布人: 时间:2010-11-08

药物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

专业代码:530306

一、指导思想

药物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合作的道路”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为总体指导,以医药行业一线岗位对药物分析技术高技能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医药行业、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基本要求,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建立规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教学条件、培养过程以及方式方法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立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在本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体现下列基本原则:

1.以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基本依据

制定药物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应充分考虑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对药物分析技术岗位调研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在由行业企业专家与教学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以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为基本导向来确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力结构与要求、课程设置等内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针对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适应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积极关注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需要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更新专业培养方案。

2.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根本宗旨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药物分析技术,融入企业文化,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积极贯彻“双证书”教育制度,建立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或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制度接轨。

3.以切实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为基础

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以构建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为基本特征

切实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特征,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5.以加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通过教学实践、业务进修、提升技能、从行业企业引进或聘请兼职等方式,大力培养既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较高教学水平、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水平与能力。

二、专业分析:

1、行业背景及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药产品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国际交换量最大的15类商品之一。我国医药市场近5年内以15%左右的速度在发展,预计到2010 年底将达到7600亿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之后的世界第7大医药市场。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消费质量的提升,人们自我治疗、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和城镇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落实,我国的医药市场和非处方药(OTC)市场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到2010年,福建省医药行业总体经济目标是:医药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年均递增21 %;医药工业增加值68亿元,年均递增19%;医药工业实现利税25亿元,年均递增20%;医药商业销售额158亿元,年均递增13%。

2、人才需求状况

2010年由医药英才网主办的“第五十届医药专场招聘会”圆满落幕。此次招聘会吸引了北京首都机场医院妇科中心、北京第一生物化学药业有限公司、四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十多家医药企业参展,涵盖医药、医疗卫生、生物保健、医疗器械等多个医药行业。英才网就业指导专家解析,“十一五”医药实现突破,基本建立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另有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的专家透露,国家将拿出100多亿元来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平均每个新药将获得500-1000万元的项目资金。2008年~2010年是创新转型阶段,新药研发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良好效果。近期国际上出现的超级病菌,让创新药物更加受到重视,特别是在研制和攻克一些疑难病症方面。这个领域的人才需求暴涨的态势将会持续。本次招聘会的高薪职位之一是创新药物研究部部长,其次是国际注册专员,热门职位还有质管员、生产部操作工、药物研发人员、药物临床监察员、销售经理和销售代表等。

我省医药行业与全国一样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积累的企业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弱、产业链发展不协调、重复建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我省医药经济总量在全国仍处于相对落后水平,“福建省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中指出:有效整合医药科技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医药创新体系,完善建立与医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一批研发、中试孵化和产业化技术平台以及重点专业学科。到“十一五”期末,专业技术人员要占全部职工总数的40%以上。特别在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需要大量的质量管理(包括质检、化验、质管、验收、养护、保管等)人员。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总学时

1.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2.专业学制 三年。

3.学历层次 专科。

4.总学时 2624学时(包括课内与课外学时)。

具体时间分配见表1、表2。

表1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周)

教学环节

学期(周)

教学

考核

入学教育及军训

毕业教育

顶岗实习

毕业实习

机动

合计

第一学期

16

1

2




1

20

第二学期

18

1





1

20

第三学期

18

1





1

20

第四学期

18

1





1

20

第五学期





18


2

20

第六学期




1


18

1

20

合计

70

4

2

1

18

18

7

120

表2 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形式

学时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之比

理论

843

1:2.16

实验、实训

1025

毕业、顶岗实习

792

共计(学时)

2624


课内总学时

1832


注:课外学时不计算入课内总学时

四、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总体目标

培养德(思想品德)、智(基础理论)、技(职业技能)、体(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分析检验以及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监控、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思想品德

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相关课程的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使学生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毕业生达到政治合格、信仰坚定、报效祖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基础理论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基本理论教学,增加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课程基础理论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兴趣,增强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3.职业技能

通过实验、实训以及顶岗实习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技能。毕业生具有独立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检验能力;具有在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质量监控与质量管理能力;具有在各级药检所进行从事化学药物检验、中药检验、药品生物检验及从事药品质量管理的能力;具有新技术、新检验方法的学习、应用能力。

4.身心素质

通过军训掌握军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军事作风,树立军事观念,结合医学特点掌握战地救护等技能。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及卫生保健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与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本专业高技能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数理基础和人文知识;

(3)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公共英语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

(4)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5)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

(6)掌握必需的药品生产、销售、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7)掌握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内容,明确全面控制药品质量以及质量管理的意义;

(8)熟悉药品检验质量体系概况,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概念;

(9)熟悉药物检验基本管理制度;

(10)掌握药物分析所必需的药物检验技术、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等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良好的相关实验操作技能,懂得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具有英语阅读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一般英文资料,并达到相应的水平;

(4)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达到相应的水平;

(5)具有对化学药物及制剂、中药及中药制剂进行检验分析的技能;

(6)具有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的基本技能;

(7)具有在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单位及药检部门的药品质量检测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药品在整个流通中的质量监控检查的能力;

(8)具有使用常规和先进检测仪器对常用药物进行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基本技能以及对分析仪器进行简单维修保养与使用的技能;

(9)能利用本专业理论和技能解决岗位的技术问题;

(10)具有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及信息分析、处理和整合的能力;

(11)具有一定科学论文写作的能力;

(12)具有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3.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民主和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遵纪守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职、爱岗、敬业。

(2)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高技能人才必备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习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科学;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和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3)专业素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素养、专业思想牢固;对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较强领悟性;能迅速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能创造性地开展专业工作。

(4)身体心理素质:具备自我认识自我锻炼的意识,具备良好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工作、与人相处好。

4.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

(1)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表3)

表3 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

综合素质

相应知识能力要素

相关课程

思想道德素质

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合作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刻苦耐劳、踏实肯干、爱岗敬业

具有基本的法律知识

身体心理素质

具备自我认识自我锻炼的意识,具备良好的习惯,身体健康

体育;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人文素质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及其它公共选修课

具有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公关礼仪等

英语素质

具有阅读普通英语书刊的能力

大学英语;药学英语

具有人际沟通的能力

具有专业英语简单书写及阅读本专业一般英文资料的能力

计算机素质

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及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

基础理论素质

具有本专业所需数理基础知识

高等数学;数理统计

具有初步科学推理和判断能力

具有对本专业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具有化学、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动手能力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药用微生物学

具有中药相关基础知识

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

具有医药理论相关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

具有一定的仪器理论和仪器操作能力

仪器分析

具有查阅文献,获取和利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文献检索

(2)基于岗位群的职业技术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表4)

表4 基于岗位群的职业技术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

职业岗位群

相关知识能力要素

相关课程

核心岗位群

药物检验岗位

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要求

分析化学;药物分析技术;仪器分析;药物制剂分析综合实训

具有药物质量检验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懂得常用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中药检验岗位

具有中药相关质量标准的知识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制剂分析技术

具有中药相关质量检验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懂得常用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药品生物检定岗位

具有药品生物学方法检定的能力

药用微生物学;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拓展岗位群

药品质量管理岗位

熟悉GMP验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GMP实务;药物制剂技术

具有一定的药物生产、流通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

药品生产岗位

具有药物制剂及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

药物制剂技术

药品销售岗位

具有药品营销的相关知识

GSP实务;药品市场营销及共它相关基础课程

熟悉与药品有关的法律法规

具有一定的医药相关通用知识

化工类原材料及产品的质量检验岗位

能够根据需要,对化工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专业核心能力

从事化学药物检验、中药检验、药品生物检验及从事药品质量管理的能力。

五、主要就业岗位

核心岗位群:药品生产企业的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检验岗位,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监控与质量管理岗位;药品经营企业质量验收岗位及质量管理岗位;各级药品检验所中药检验、化学药检验以及药品生物检定岗位。

拓展岗位群:药品质量管理岗位,药品生产岗位,药品销售岗位,化工类原材料及产品的质量检验岗位等。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与课程模块

高职课程设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设计课程,课程设置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要注重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

根据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要求,本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素质和文化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核心课、选修课、综合实训和实习六个模块。

(二)主要课程模块比例

总学时 2624学时

1.基础素质和文化课: 528学时,占20.1%;

2.职业技术基础课: 758学时,占28.9%;

3.职业核心课:6门, 468学时,占17.8%;

4.选修课:选修8学分

5.综合实训:三项,78学时,占3%;

6.实习:分为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792学时,占30.2%;

(三)学分计算的基本原则

1.基础素质和文化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核心课、选修课16~18学时计1学分,综合实训1周计1~2学分。

2.毕业实习1周计0.5学分。

(四)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及安排见表5。

表5 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及安排

序号

实训项目

实践技能考核内容

考核实施学期

1

无机化学

实验安全、环保知识;常用玻璃仪器名称、用途、洗涤、干燥;试样称量、溶解过滤、烘干和灼烧操作;溶液、缓冲液等的配制;不同溶液浓度的换算;化学试剂的分类、包装和储存要求。

第一学期

2

分析化学

正确使用分析天平(电子);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正确使用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指示剂;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各种滴定法、PH计、721、752、薄层、柱层色谱操作。

第二学期

3

有机化学

几种物理常数测定(α、mp、bp、d);常用实验装置的搭建;主要功能基的鉴别、萃取操作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及纯化。

第一、二学期

4

药用微生物学

灭菌技术;接种、培养技术;显微镜观察技术;革兰氏染色技术。

第二学期

5

中药化学

天然药物各主要类型的成分提取、分离、检识。

第四学期

6

药物化学

常见化学药物的合成、鉴别。

第三学期

7

药理学

药理基础知识;小白鼠的称体重、换算药量;小白鼠的捉拿、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灌胃几种给药技术。OTC药推介。

第三学期

8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各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生产工艺。

第三学期

9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电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可见-紫外、红外、荧光、原子吸收)、色谱分析法(GC、HPLC)的仪器操作技术

第三学期

10

药物分析技术

药物取样方法;典型药物鉴别、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的检查、含量测定;片剂、注射剂、复方制剂分析技术。

第四学期

11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

中药制剂检验通用技术;理化鉴定技术;常规检查技术;杂质检查技术;含量测定技术。

第四学期

12

中药鉴定技术

中药材来源、性状、显微鉴别、理化鉴定技术;中药商品规格、真伪、优劣辨别。

第四学期

13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技术;无菌检查技术;抗生素效价测定技术;热原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技术;药物生物活性检查技术

第四学期

14

药物制剂分析综合实训

溶出仪、崩解仪、脆碎度仪、灯检仪的使用和维护;粉雾剂释药均匀度、干燥失重、重(装)量差异、可见异物、沉降体积比、溶出度、含量均匀度、释放度检查。

第四学期

15

微生物检定综合实训

所用检定菌的菌种生理特性及鉴别,菌落计算,检定中稀释度计算及微生物效价计算

第四学期

16

技能鉴定

药物检验工理论及技能考核

第四学期

17

顶岗实习

在药物检验各岗位进行轮流顶岗,撰写顶岗实习总结

第五学期

(五)考证、考级项目安排见表6。

表6 考证、考级项目安排表

序号

考证、考级项目名称

考证考级学期

1

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第一、二学期

2

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

第二、三学期

3

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

第二、三学期

4

职业资格考试

第四学期

(六)课证融合及考证安排见表7。

表7 课证融合及考证安排表

证书名称

岗证结合途径与方式

考证考级机构

考证时间(学期)

1

药物检验工(中级)

将中、高级药物检验工职业标准与要求融入《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分析技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用微生物学》、《药物生物检定技术》等课程中,以学院食品、药品分析检测中心进行技能培训。

菠菜导航担保网

职业技能鉴定站





2

药物检验工(高级)




3

中药检验工(中级)

将中、高级中药检验工职业标准与要求融入《中药鉴定技术》、《药用微生物学》、《中药化学》、《GSP》、《GMP》等课程中,以学院中药学实训实验基地实施技能培训。





4

中药检验工(高级)




5

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

将中、高级医药购销员职业资格标准与要求融入《药理学》、《药店管理》、《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GSP》、《药物制剂技术》等课程中,以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实训实验基地进行技能培训。





6

医药商品购销员(高级)




七、考核及毕业要求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2种。凡30课时以上的课程和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应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考核。每学期考试课程一般为3~4门,其它课程为考查。所有课程均应参加考核,成绩合格。

本专业学生应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完成毕业顶岗实习,通过实习总结或毕业设计鉴定,操行评定合格,并取得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证书、省级计算机考试等级证书、中级以上(含中级)的药物检验工资格证书或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类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八、教学进程表(表8)

表8 药物分析技术 专业(三年制)教学进程表



序号

课 程

按学期

分 配

学 时

第 一 学 年

第 二 学 年

第 三 学 年


考试

考查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学期

6学期


16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20周


基础素质和文化课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2

32



2

2




顶岗实习

毕业实习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36

36



2


2




3

高等数学

1


64

64



4

4





4

体 育


1、2

68

6

62


4

2

2




5

英 语

2

1

136

136



8

4

4




6

计算机应用基础

1


64

6

58


4

4





7

形势与政策


1.23.4

64

64



1


8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4

32

32



2




9

军事理论


1.2

32

32



2





基础素质和文化课总课时:



528

408

120


29






职业技术基础课

1

生理解剖学

2


72

50

22


4


4




2

药用微生物学


2

72


72


4


4




3

无机化学

1


64

32

32


4

4





4

分析化学

2


90

45

45


5


5




5

有机化学

1、2


136

68

68


8

4

4




6

药理学

3


108

78

30


6



6



7

中药化学


4

72

36

36


4




4


8

药物化学

3


72

48

24


4



4



9

数理统计


3

36

24

12


2



2



10

GSP/GMP实务


3

36

18

18


2



2



职业技术基础课总课时:



758

399

359


43






职业核心课

1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

3


72


72


4



6



2

中药鉴定技术*

4


72


72


4




4


3

药物制剂技术*

3


72

36

36


4



4



4

药物分析技术*

4


108


108


6




6


5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

4


72


72


4




4


6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4


72


72


4




4


职业核心课总课时:



468

36

432


26






综合实训

1

药物制剂分析综合实训

4


30



30

1




1w


2

微生物检定综合实训

4


18



18

1




3d


3

技能鉴定

4


30



30

1




1w


综合实训总课时:



78



78

3






选修课

院级(另附表)


1.2.3.4





8






系级(另附表)


实习

1

顶岗实习

5


396



396

9





18w



2

毕业实习

6


396



396

9






18w


校外实训总课时:



792



792

18








考核科目

课内总学时数及周时数

1832(2624)

843

947

78(870)

127

24

25

24

22

22

22



每学期开课门数

9

8

8

10

1

1


考 试 门 数

4

4

4

7

1

1


考 查 门 数

5

4

4

3

0

0




















说明:1、打“√”表示该课程开课学期不安排固定周课时。

附表:选修课安排表



序号

课 程

按学期

分 配

学 时


考试

考查



1

药品市场营销


4

36




2


2

医学基础


3

36




2


3

急救知识


3

18




1


4

药品储存与养护


3

36




2


5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2

10




0.5


6

医药应用文


1

16




1


7

分析仪器维护


4

18




1


8

药学英语


2

36




2


9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用水知识


1

10




0.5


10

基础类:英语口语会话


2

16




1


11

艺术类:电影音乐欣赏


1

16




1


12

技术类:医药电子商务


3

18




1


13

自选类:简明经纪事务


4

18




1


14

自选类:社交礼仪


2

16




1


15

自选类:瑜伽


1

16




1






















选修课总课时:



316




18


注:每位学生选修课只需要修满8学分即可。

每学期开课门数


考 试 门 数


考 查 门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