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保健系简介
康复保健系设有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等社会急需紧缺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900人,康复治疗类办学规模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康复治疗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蝉联2020、2021年“金平果”全国高职院校排名“双第一”,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2021年排名第三。建有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认定的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第三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慈爱康复产业学院、福州市康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实体及“课岗融合、教学做一体”的校内仿真实训室700平方米,设备总值700余万元。拥有教育部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是福建省康复技术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福建省中医育儿协会儿童疗育联盟指导单位、金陵康复医学教育联盟会员单位。
师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金奖、一等奖8项,银奖、二等奖4项,铜奖、三等奖12项,其中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银奖、“挑战杯”国赛获铜奖。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为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党组织、样板党支部,系分工会获“福建省科教文卫系统模范职工小家”,康复教研室获省总工会、省教育厅“五一先锋号”荣誉。
实习就业质量居于全省高职同类专业领先水平,长期与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康复医院等15家三级医院康复科室和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上市公司共建校外实践基地。近三年专业就业率达99%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3%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90%以上。
康复保健系近中期发展定位
发展愿景:培育康养技能先锋 成就白领天使摇篮
育人理念:立德树人 德技并修 产教融合 工学结合
办学方向:面向市场 服务发展 促进就业
目标定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新福建康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地。
建设“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办学有特色”的高水平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
系党组织对标争创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系魂追求:诚信 活力 和谐 人文
机遇策略:抢时间换空间 积小胜为大胜
行动要领:瞄准趋势 聚焦目标 规划引领 项目驱动
整合资源 靶向突击 复盘提升 特色传播
康复保健系LOGO
设计理念:LOGO以红色和绿色为基调,红色代表革命先进文化;绿色代表生命活力。红绿色交叉的字母“K”“F”取康复保健系名“康”和“复”的首写字母,代表康复保健系集体。外围两个同心圆代表“诚信、活力、和谐、人文”的系部精神。
康复保健系名文化释义
康复保健系名,每个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康复保健,内含亨通、活力、养护要义,文蕴悠远,自带芳华,可加以挖掘整理,作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教育模块的切入点之一。
【康】,《尔雅·释宫》云:“一达谓之道路,...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通达五个方向叫做“康”,通达六个方向叫做“庄”。人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是通达各个方向的道路。所以“康”的含义就是有路子,行得通。交换、交流。各个方向的道路通畅了,才有更好的选择余地,物质和能量才可能得到最广泛的交换【可联想开通、开放的意义】,最终达到平衡。
体现在治国理政方面。《汉书·宣帝纪》云“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就是说官方和民间交流顺畅,百姓之间也有多种渠道交流、通商,这样人心就平衡了。《释名》:“康,昌也,昌盛也,车步并列并用之,言充盛也。”《谥法》中说:“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合民安乐曰康。”
体现在身心健康方面。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人体经络上下交通,五路旁达,就是“康泰”。经络通畅,神魂得归,能藏于心中,就是“康宁”。
【复】,是易经中的十二消息卦之一。复卦代表的是万物的再生,代表的是未来的希望。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国家运行复卦大运。易经复卦《彖》曰:复,亨。刚反,动而已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大意是,复卦,亨通,乘机而动,顺势而行,没有阻碍。既然是顺着规律,无论进进出出都不会有毛病,朋友一起前进也没有祸患。周期循环往复,这是自然的道理。按照这个道理去走,是有利的,因为阳气在逐渐增长。从复卦所表现出的道理,我们可以体会到天地的良心。其六四爻爻辞“中行独复”【与中医康复字数相似,可扩展“中医康复、中行独复”的意思】,意为秉持中道,坚持走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最终走向复归的正道。
复卦一阳来复,医易家有“活子时”的说法。二十四节气时空节点是冬至一阳生。对这个时空现象,北宋大儒邵康节有诗云: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诗圣杜甫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养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上古舜帝时代有首《卿云歌》:“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大学即于此得名。
综上之述,撰一嵌入系名对联,祈愿康复保健系命运共同体亨通发达!
康庄大道,通。精神康宁,身心康泰!
复见天心,亨。活力复盘,人文复兴!
【保】,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本义为背子于背。婴儿初生,不能行立,如何护理,实非易事。常见的办法是把婴儿抱在胸前或背在后面。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的“保”字,像一个人把婴儿放在背上并伸出一只手在后面加以保护的样子,后来这只手形与人形分裂,变成右下的一点,为了平衡,又在“子”字的左下增加一点,原有象形意味就荡然无存了。总之,“保”字的本义相当于“抱”,引申为护理、抚养、养育之义,进一步引申为保护、保佑、守卫等义。护理与养育之义,与我们如何培养高素质康养技术技能人才有交集的地方。隐喻我们必须爱生如子,康养不能忽略“养”字方面的技术技能。
【健】,“健”从人从建,含义是有力的。《增韵》:“健,强有力也”。力源于气,有力者源于有气。元气足则神明健,谷气足则体健。《说文》:“健,伉也。”“伉”有匹敌、抗衡、亢奋、有力的意思。“伉”、“健”同用,意思是坚强有力。体会“伉健”的感觉,可以想象战马出征前不断咆哮、跳跃、刨蹄的样子,战士冲锋前嗷嗷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被清华大学引为校训。
———————————————————————————
【中】,“中”是中华文化密码之一。中医、中药、中华、中国;中正、中和、中庸、中央都使用到中字。《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字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代表不偏、中正、好的意思,也表示一种人生处世的态度,比如中庸之道。中医学“阴阳互根”、“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的原理与儒家致中和思想一脉相承。
【医】,繁体的“醫”为合体会意字,由四个相互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分拆之后,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匚”(读“方”),指懂医学,要懂医理,医理要方正。 “矢”,指箭,意指针灸。又表“砭石”,是一种锐利的石块,《说文解字》注:“砭,以石刺病也”,主要用来破开痈肿,排脓放血;或用以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消除病痛。砭石为中国最早的医疗工具,砭术曾被列为中国古代并存的砭、针、灸、药四大医术之首,也是后世刀针等医疗器械前身。“殳”,是一种武器。“殳”底下的“又”字,上面是古代水池的样子,好象手在水下摸东西,指代按摩。中医经常说“手到病除。” “酉”,表“酒”,其在医疗上的应用是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和麻醉剂,更能“通血脉”、“行药势”,还可用作溶剂,故《汉书》称之为“百药之长”。由上可知,“醫”字匚、矢、殳、酉有机结合,由表入里,从文化的视角体现了古代医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对疾病的态度,可谓独具匠心。这也是我们目前传统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不仅有技术层面的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应该从医学开始,医学最终要归于哲学。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北宋名臣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北宋林亿说: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斯医者,其实儒者之事乎?当代著名医学家杨力说:易学和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光彩夺目的两大宝藏。
医者还应该培养“共情能力”。世界卫生组织《福冈宣言》强调:所有医生必须掌握人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要注意在任何疾病情况下都能觉察的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的关系;要认识康复与预防、保健同等重要;生活方式的改变,医学教育应尽可能接近将来的工作环境。
康复保健系魂内涵
一、概要
诚信【真】:忠诚、诚实、诚真,自信、信心、信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承诺践诺、知行合一的品格操守。
活力【健】:动力、合力、魅力,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和谐【康】:谦和、亲和、温和,上下和谐、师生和谐、教学和谐、辅导员与班主任和谐、业务与管理和谐、干部与职工和谐,心态和谐、处事和谐,和衷共济,保合太和。
人文【人】:人性、人本,文明、文化,关心人、重视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人为本,以文化人。
诚信如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活力如源泉,源头活水,推陈出新;和谐似风气,春风化雨,风清气正;人文似纽带,精神枢纽,重在文化。诚信是成事之基,活力是创新动力,和谐是团队保证,人文是精神纽带。
二、阐释
【诚信】出自《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说文解字》:“诚,信也。”“人言为信”。“诚”的本质,是“真”,是“实”。“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侧重于“外信于人”。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内涵的一个字。孟子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北宋大儒周敦颐说,诚 ,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与“信”组合,内外兼备,内涵丰富。
诚信基本涵义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12个关键词之一。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诚信是立人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隋朝大儒王通说: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诚信是交友之基。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诚信是为政之要。《左传》说:信,国之宝也。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富兰克林说,诚实是最好的政策;诚信是经商之道,诚信是市场经济契约精神的内核,是企业的一张“金质名片”。朱镕基为北京、上海、厦门的三个国家会计学院定的校训是“不做假帐”。诚信是心灵之药。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诚信是教育之魂。孔子说: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希望学生能做到博学多闻(文)、敦品励行(行)、尽忠职守(忠)、诚实不欺(信),把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才能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诚信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实事求是、大公无私,也是心身合一、知行合一。诚信体现在政治思想上,就是忠诚。具备忠诚于党的政治品质,就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深刻认识忠诚的政治意蕴,科学把握忠诚的丰富内涵,切实做到忠诚的知行合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充分体现,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要求,也是敢于担当、勇于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活力】《说文解字》,将“活”字解释为水流的声音。力,筋也。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活力:旺盛的生命力,行动上、思想上或表达上的生动性。力源于气,有力者源于有气。气足有力为健,活力本也有“健”的意思。生命活力,青春活力。活力也有创新之意,源头活水,推陈出新。
【和谐】与诚信一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12个词之一。《辞海》中和谐解释为协调,就是指存在差别的各种成分可以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和谐也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左传》描绘社会和谐的图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和谐之“和”既是中医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和”字的繁体写做“龢”,左边为“龠”(yuè),是一种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中以陶土制成,用来调和六音。中医认为:土为中央也,“龠”即为音乐之土,是音乐中的中央之音,用以调和引导各种音乐。就是说,在整个乐队中,它不显山露水,但如同长老般淡定,并不露声色地指挥着全局。“龠”字属于会意字,可拆解成“品”字和“侖”字。“品”字表示乐器的三个孔,“侖”字表示顺序,它们组合起来就表示吹奏音乐是要有一定的次序和次第。“龢”字的右边是“禾”字。一是代表发音;一是代表垂着头的禾谷,禾谷成熟时特别沉重,低着头,既代表了收获,又代表一种谦逊的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垂下头的禾谷经常被用来形容君子不忘本、态度谦逊。这其实是万物在用自己的生命状态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人。
《说文解字》中和的解释是:“和(hé),调(tiáo)也。”怎样把事物达成一种最佳状态呢?实际上就是用很多的原则、规律及方法进行调和。所以,“和”就是调和之意。
身心和谐方面,要了解生命自身的规律,顺应身体本性需求,使其符合和谐之道。如心气应该是向上散的,肾水是往下行的,起润下的作用,胃气也是要下行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五脏六腑的病变引发的不和谐现象,如浮躁,其实是心火过旺所致。中医认为,心主火,火本身是要往外散的,但心火过旺就容易造成人的浮躁之气,表现为做事不踏实,不稳妥,夸夸其谈等。再比如,“路怒”一族,这些人人家超车了他急,新手开得慢了他急,红灯多了点他也急,整天在路上跟人较劲、发火、生闷气。其问题就出在自身,身体上的病变使人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外在表现上就总是自寻烦恼。从中医的理论来讲,这是比较典型的肾精收敛不住虚火的象。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既要有胸怀,又要能坚持原则。胸怀宽阔,就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听得进各种意见。别人的意见能使你清醒,能使你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改正了缺点,就是进步。和是一种状态,一种原则,就像和面一样。粉末状的面粉,配以适当比例的水,以一定的力道和技巧就能和成松软适度的面。中药的方剂也是通过配属追求一种“和”的状态。无论是哲学、伦理,还是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文化的精髓都是在追求一种和谐状态,追求和合之道。
【人文】“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立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此后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报告》强调必须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提出用人文发展指数(HID)来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N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